扫一扫、立即下载
扫一扫、立即关注
荣昌区文化馆开展非遗金钱板进校园活动
荣昌区文化馆认真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实施开展传统优秀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工作要求,于2019年9月初至今,组织市级非遗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蒋泽光到中、小学开展非遗金钱板进校园活动40场。据悉,他们到区文化馆……
10月17日至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2019年10月15日下午,韩国京畿道文化遗产处处长朴炳宇一行3人到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参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温星君,广东省文化馆馆长、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毛凌……
9月29日下午,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选修班的22名同学,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带领下,到我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览厅进行课外学习实践。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
织金砂陶工艺
章贡区客家菜
客家根雕
客家竹雕
章贡区民间高跷
彝族莫蒿亩
彝族年
【传统技艺】
刘翼鹰,男,汉族,1937年11月7日出生,江西省赣州市人,是第二批省级非遗传统舞蹈类项目《民间高跷》代表性传承人。主要内容:刘翼鹰从小酷爱运动,对新奇事物特别有兴趣,故从小(解放前)看到高跷表演,就……
1998年自1999年在东莞学习木雕1999年自2003年在东阳学习木雕2003年自2005年在深圳从事木雕设计2006年在赣州跟魏夫昌老师学习根雕2007年至今在赣州从事木雕工作
1962年至1964年辍学期间,师从父亲学习雕刻技艺。1977年父亲去世后,本人利用工作之余开始竹雕技艺的探讨研究至今。2005年开始(女儿)廖华师从(父亲)廖红峰学习竹雕技艺至今。
郭爱国,生于1943年,邻水县太和乡普新村人,今年74岁,自1958年舅爷陶德方将邻水竹琴技艺传授给他后一直将此技艺保留至今,并被评为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空城计》、《庵堂……
李发辉,男,1964年7月生,彝族,家住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星升村二组。李发辉师承父亲李兴文,属家族传承,自1981年6月因家庭困难无奈从威宁县民族中学辍学回家后,一直跟随父亲李兴文学习民族性、家族式的……
【传统戏剧】
文道华男1944年6月生,彝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家住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一组。文道华12岁开始跟随父亲——文正洪学习表演“撮泰吉”,读完五年级第一学期就辍学在……
【传统医药】
杨氏医术秘方入贵州第一代传人,老名“银老者”系明末清初人,一直传到第十四代传人杨苗老三(系现代表性传人杨德贵之叔祖父,杨德贵系叔祖父之所传)。代表性传人:杨德贵、男、苗族、1974年生、住林泉镇石山村……
姚维云:1952年6月5日出生,在当时环境处于难关,家庭不是很好,只有偷读老学,学得一些文凭,1972年开始,跟随祖父姚清明学唱阳戏,82年事业有成,开始收徒,做都坛掌教大法师,至今带众徒弟及师朋道友……